法官说法: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已逾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年受害人是否存在误工费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案中,依据在案证据及已查明的事实,受害人李某于事故发生前在北京市沈家营水泥构件厂担任看门工作,月收入为3000元。保险公司认为李某已达退休年龄,对李某主张的误工费收入不予认可,但未提交证据证明李某已丧失劳动能力。我们认为,李某能够证明其在事故发生前的收入状态,其因事故导致的误工减少的收入应依法获得弥补。结合受害人受伤、治疗情况及医嘱、劳动能力、收入状态等案件相关事实,依法支持其因交通事故导致的误工费的赔偿请求,从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此案例入选 最高法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第二批典型案例 五、李某某诉高某某、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 (关键词:机动车交通事故、退休老年人误工费) 一、基本案情 2017年,高某某驾驶车辆与魏某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相撞,造成两车损坏,魏某某及乘车人李某某受伤。交管部门认定,高某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李某某被医院诊断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鼻骨...
注意:部分待遇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地方立法确定 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4.工作小时数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注:上述计算公式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时用于计算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的法定工作时间,进而判断有无延长工作时间。 5.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月。 6.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月)。 7.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月)÷8小时。 8.计时工资=工资标准×应支付工资的期间。(工资标准依据双方的约定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 9.计件工资=计件单价×计件数量。(具体根据实行的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计件方式,以及双方约定的具体计算方法确定) 10.提成工资=提成基数×提成系数。 11.奖金、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根据双方的约定、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法律法规的规...